正如最近调查研究的所示,城市规划者对绿色基础设施持谨慎态度,尽管他们普遍了解其优势。但是,通过现有的规划流程,可以相对简单地实现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为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而设计的独立且具有战略联网的环境特征。例子包括可渗透表面,绿色墙壁,绿色屋顶和街道树木。

绿色基础设施的好处包括减少城市供热,降低建筑能源需求和改善雨水管理。可能存在缺点,但通常可以通过良好的设计来减轻这些缺点。问题包括维护成本,树根,林火灾害和电力线干扰。

越来越多地要求城市规划者制定和实施城市绿化战略。那么绿色基础设施交付如何适应规划的能力和范围。

完成规划过程

规划系统在塑造城市的形式和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全球使用标准化的计划流程。这些包括计划制定,发展管理,城市设计和预先规划咨询。我们小组的研究表明,使用现有的规划流程可以相对轻松地提供绿色基础设施。它不需要对既定做法进行重大改变。

计划制定是所有这些过程中最基本的。计划可以提供绿色基础设施的战略框架。这些提供了绿色基础设施交付的总体愿景,并允许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分阶段实施。一个关键问题是:绿色基础设施优先事项应该在一般城市发展计划中还是在单独的定制计划中?意见各不相同,但我们看到了创建定制绿色基础设施计划的优势。

我们认为,专门的计划可以将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单独的优先事项,不同于“一切照旧”的问题 – 它可能会被忽视。可以在专门的计划中建立总体绿色基础设施目标。然后,这些可以明确地与更广泛的城市发展计划中编纂的发展和设计标准联系起来。创建实质性和可交付的绿色基础设施优先事项所需的专业知识可能超出规划者的能力范围。让其他专业利益相关者参与可以增加成功制定计划的可能性。我们的研究将工程师,运输顾问,建筑师和应急服务人员视为有价值的合作者。

编制材料,建筑物和空间的设计标准是另一个重要的规划过程。当规划系统创建支持性设计标准并将其嵌入计划中时,绿色基础设施交付得到改善。然后,开发管理和城市设计流程可以指导新建和重建中的绿色基础设施交付。预先计划咨询也可以发挥作用。它可以在早期阶段用于确定绿色基础设施可为发展带来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预先规划咨询可以从一开始就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必要的开发标准,并提供相关成本。设计标准的变化可能会遇到业主和开发商的阻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划部门可以展示绿色基础设施的诸多好处。这可以帮助建立对技术的支持,并进一步提高其可接受性和普遍性。

计划正在迎接挑战

用于促进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过程的证据正在增加。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市在2009年强制要求绿色屋顶。绿色屋顶覆盖的要求随着建筑物占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只能通过经济处罚和首席规划师的许可来减少。在瑞典马尔默的Bo01开发项目中可以看到规划主导的绿色基础设施提供的最佳实践范例。在这里,发展计划,设计标准,利益相关者咨询和预先规划咨询确保绿色基础设施是所有发展的核心。

从其他两个开发项目中学到的经验 – 荷兰的EVA Lanxmeer和Delft Zuidoost  – 形成了Bo01中使用的方法。许多其他城市正在利用现有的规划流程来提供绿色基础设施。其中包括鹿特丹,斯图加特和法恩扎。

自2015年起,英格兰所有地方规划部门都需要在十个或更多住宅的开发中提供可持续的城市排水系统。这些技术,包括多孔表面和收集池,旨在管理落下的多余雨水。使用规划流程在全国范围内提供绿色基础设施是新颖的,尽管并非没有争议。在澳大利亚,对水敏感的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实践的正常组成部分 – 通常使用绿色基础设施元素,如洼地和边缘花园。

改变心态

现有的规划流程在全世界都很普遍,可以相对容易地提供绿色基础设施。

这里有一些成功演示的例子。 由于规划系统的构成和功能相似,许多倡议,想法和做法在国际上可以转移。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般不会看到更多绿色基础设施? 部分原因是规划人员对新技术和嵌入式实践的破坏持谨慎态度。 考虑到这一点,规划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心理上的而不是专业性的吗?

德国案例

在德国,为之所做的努力已经成功地扎根于城市自然问题的政治战略文件中——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自2007年来制定了城市景观的愿景、目标和措施。以环境、自然保护、建设与核安全(BMUB)为目的的德国联邦自然环境署-自然保护运动2020将“绿色的城市体验”作为自然保护行动十大优先课题之一。最后,联邦倡议“城市中的绿色 – 一个宜居的未来”还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生态系统多方面服务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015年,绿皮书“城市中的绿色”由BMUB提出,2017年,措施完备的白皮书将随之跟进。

联邦自然保护局的活动包括大范围的研究、实施和交流项目,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内城城市发展的评定。高土地利用率的传统模式下的欧洲密集型城市为了生物多样性,使用其他开放空间。一方面,高人口密度意味着低人均土地面积——比生活在郊区或农村地区的人要低得多;另一方面高密度的人口和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和城市里面的居民带来了压力。因此城市绿化区域和建成区之间的平衡是必要的。这可以通过实施我们称之为“双内城发展”的概念来实现。它在现有的高密度建成区的基础上,保留并提高了绿地和开放空间的数量、质量以及可用性,并增强了其他绿地基础设施,例如行道树,绿化墙和绿化屋顶。这种策略减少了土地占用并保护了定居点外的开放的景观。同时它提高了城市内部绿地的数量、质量和可达性。

绿色基建的意义

总之,在应对当前诸如气候变化、人口变化等挑战的背景下,城市自然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并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结构良好的城市为许多动物和植物物种提供了栖息地。绿色空间的存在是城市生活质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于很多人来说城市绿地空间是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相接触的唯一渠道。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城市自然的认识并且整合环境更好地融入城市发展。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自然保护和城市发展合作的新方法是必要的。这包括从国家到地方的各个层面。

https://theconversation.com/heres-how-green-infrastructure-can-easily-be-added-to-the-urban-planning-toolkit-5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