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综合症”(NIMBY)一般来说是受到反对的发展计划都会为附近地区带来长远的利益,有些甚至是当地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但短期内却会对附近的居住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附近居民会反对这个计划,或不反对这个计划,但会提议在其他地区兴建。总体来说,就如英语原句的字面意思:“不要(兴建)在我(家)的后院”。

 

Grattan Institute在一份新报告中称,如果国家想要提供足够的经济适用房,并避免快速增长的人口之间的严重不平等,国家和地方当局将不得不克服“邻避综合症”(NIMBY)对中等密度发展的反对。

 

受过良好教育和资源充足的居民对郊区更密集的住房的敌意是合理的,但这就阻碍了国家满足人口的需要,从2006年到2016年,人口平均每年增长35万。如果没有州政府和地方议会的干预来克服当地的反对,住房供应将不会增长,而房屋所有权的下降,这迫使年轻人在父母家中呆得更久,并推迟开始自己的家庭。此外,报告还显示,由于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拥有率比高收入者更大,因此社会不平等程度将加深。

 

尽管该报告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减少资本利得税和负资产利益的负面效益,使得房地产投资者受益,并终止了首次购房者的印花税免税政策,它只是推高房价,关键是增加新房供应。但是,代表澳大利亚大型开发商的游说团体经常争论在城市边缘地区提供更多的供应,所需的中等密度住房位于已建成的中环城区内。与此同时,当地居民也反对发展所需的一些举措,比如在800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建造6座联排别墅的呼声也非常强烈。

 

在某些方面,悉尼的表现比墨尔本好,在主要交通路线上建造了更多中等密度的住房。上周,规划部长安东尼罗伯茨表示,该州的记录显示,新南威尔士州首府在2017年建造了38759套住房,而这一数字为4600套,比之前的2016年创下新纪录。

 

墨尔本也没有做同样的事情,尽管现任的工党政府试图改革前自由党政府推行的郊区分区控制。维多利亚的规划数据显示,墨尔本郊区的发展申请成功率较高,并显示出他们在高收入郊区的发展速度较慢。

 

Daley表示:“居民收入越高,他们就越能有效地反对发展,他们的教育水平更高,所以他们往往更擅长提出反对意见”。